宝鸡高新医院
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医护团队>健康知识>病媒生物防治科普知识宣传

病媒生物防治科普知识宣传

发布日期:2025-01-03浏览次数(1029)

什么是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螨虫无处不在,却不易为人察觉。 

 

病媒生物有什么危害?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5be4ff4b-6122-4063-80f0-10b5d88d5b2e.png


为什么要进行病媒生物防制?

病媒生物防制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服务环境;病媒生物防制与食品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预防病媒疾病的传播与流行;提高健康意识,减轻病媒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等等。 

 

如何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环境防制:开展卫生大扫除,清除“四害”孽生场所。在室内做到:翻箱倒柜,清理鼠粪蟑粪、鼠尸蟑尸。在室外做到:请理房前屋后垃圾和杂物,清除卫生死角。

物理防制:合理安装纱门纱窗,下水道口设置铁栅栏。使用捕蚊器、灭蝇灯、粘蝇纸和鼠笼、鼠夹、粘鼠板等进行除“四害”。

化学防制:户外非饮用或生活用静水,如明沟积水、下水道口、地下室集水井等,可投放长效灭蚊颗粒进行灭蚊,如0.5%吡丙醚颗粒剂(用量按0.5-l克/平方米投放)杀灭蚊子幼虫。室内用0.05%顺式氯氰菊酯水剂进行喷洒(用量为2-5毫升/平方米),也可以灌装杀虫剂如必扑、黑旋风等。

生物防制:各类沟渠、湖泊、喷水池等可采取养殖柳条鱼、鲶鱼、中华斗鱼等其他观赏鱼类捕食蚊幼及蛹,以杀灭和控制蚊虫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