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admin/20190330/5c9eb67006688.jpg

杨金锁

高新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

预约

所在科室:

神经内科

进入科室

杨金锁_副本.jpg

原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理事、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癫痫协会理事、癫痫与感染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医疗联盟康复中心副主任。宝鸡市卒中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宝鸡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曾获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宝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主持完成的“综合性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获宝鸡市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业务擅长:急慢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脑炎、脑膜炎、周围神经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等诊治。


 

 

三十载风雨勇攀医学高峰

 

“既然选择了医学这条路,就要尽全力救治病人。”

“患者治愈出院的那一刻,是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是病人给予了你一切

从刚走出校门的医学学生,到能独立工作的主治医师,再到每年抢救数百名危重患者的学科专家,胸前小小的听诊器,是杨金锁在医学之路勇于攀登的见证。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杨金锁,曾参加过国家“九●五”公关课题,36岁就担任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刚过不惑之年就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称号,知命之年响应号召担起筹建学科的重任。行医路上三十载孜孜不倦,杨金锁感叹道:“作为一名医生,不管达到怎样的水平,取得怎样的成就,都应当感谢你的病人,是病人给予了你一切。”

医生必须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

杨金锁认为,“医学无止境,选择了当医生,就是选择一辈子不懈学习!”他的确是这样做的。多年来,杨金锁坚持钻研医术,并在深入开展神经内科临床应用与研究,强化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医学知识的积累。

1991年,在市中心医院当了三年内科大夫的杨金锁得到去第四军医大学学习的机会。在这期间,他系统学习了脑血管病、癫痫和神经系统各种疑难重症的诊断治疗。同时,他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脑出血病人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怎样才能降低这类患者的死亡率?于是,杨金锁把目光投向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脑出血微创治疗。

经过三个月的挑灯苦读、认真观摩、刻苦实践,杨金锁牢牢掌握了这项技术,并率先在宝鸡地区开展了锥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这一方法令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并获得了宝鸡市科技进步奖。

就是这种不怕吃苦、不断学习的精神,让杨金锁在专业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锥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这一方法经他改良后,应用于硬脑膜下出血或积液的治疗,同样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这一成果获得了成功,但杨金锁并没有满足。他又带领神经内科团队在全市建立了集脑血管病急救、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卒中单元”,大大减少了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让患者能够更快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科室发展,一定要有真功夫

2012年,省、市政府支持新建的宝鸡高新人民医院开业在即,急需专家担起筹建学科的重任,为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杨金锁带领医护团队应邀来到宝鸡高新人民医院组建神经内科,从设备、人员、技术,到门诊、住院治疗,杨金锁亲自接诊患者,深入基层义诊,主动联系社区宣教、举办学术活动、亲自上台进行手术,经过四年历练,杨金锁和他的团队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宝鸡高新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杨金锁始终认为,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临床科室,光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一支技能全面、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为此,他不仅对自己在技术进步上要求极严,同时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科室工作人员。立足丰富的管理经验,结合科室实际,杨金锁制定了科室培养机制:利用每日查房的机会为年轻医生讲解业务知识;每周半天为固定讲课时间;每月举行两次科室内部业务讨论。榜样的力量的无穷的,在杨金锁的带动下,科室形成了学习专业知识、钻研临床业务的浓厚氛围。科室的年轻人,对杨金锁除了钦佩,更多的是感激,他不但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手术技巧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医生,还尽量多给他们创造学习和实践机会。

只要有机会,杨金锁就为年轻医生讲授业务知识。经他传、帮、带,科里的年轻医生的业务水平上升很快,许多成为医院的技术骨干,医疗技术独当一面。而杨金锁却一如既往,无愿无悔地奋战在神经内科的临床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本色。